首页>数据>统计公报

2012年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【字体: 打印
2013-03-13 00:00

  012年,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,全市人民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,紧紧围绕市第六次党代会的精神,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,坚持“稳增长”和“调结构”相结合,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,着力推进“项目建设年”各项工作,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,全市经济平稳增长,改革开放深入推进,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,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,在推动建设更加卓越更加和谐的三亚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。  

  一、综合  

  经济实现平稳增长。初步核算,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(GDP)330.75亿元(含农垦,下同)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9.3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46.52亿元,比上年增长7.1%;第二产业增加值68.18亿元,比上年增长9.0%;第三产业增加值216.05亿元,比上年增长9.8%。三次产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12.6:22.1:65.3调整为14.1∶20.6∶65.3。在国家实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,房地产业出现下滑的形势下,我市不断加快旅游服务业、金融业等高增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并初见成效,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去年持平。同时不断加快热带高效现代农业发展,推动了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,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了1.5个百分点。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.0、2.0、6.3个百分点;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.8%、21.1%、68.1%。

 

    

  人均富裕程度进一步提高。按含农垦户籍平均人口计算,人均生产总值57327元,比上年增长9.0%;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,人均生产总值约合9114美元。

 

    

 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。2012年,我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,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,大力扶持总部经济和金融业发展,积极引进机构总部和区域总部落户。中铁子悦薹城市综合体基本建成,南航三亚总部基地项目加快建设,美亚旅游航空等公司总部先后入驻。阳光人寿保险总部、亚洲金融合作联盟落户三亚,国家开发银行三亚分行、民生银行三亚分行、三亚农商银行获批筹建和组建。总部经济发展初具成效,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实现新的突破。  

  地方公共财政收支保持较快增长。2012年,  全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0.25亿元,比上年增长20.4%;基金收入54.64亿元,比上年增长3.2%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53.59亿元,比上年增长20.2%,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89.0%。从税种看,耕地占用税比上年增长433.8%,房产税比上年增长30.8%,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17.6%,成为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。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。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支出82.73亿元,比上年增长15.6%。其中,住房保障、教育、医疗卫生、农林水事务、文化体育与传媒、社会保障和就业分别比上年增长67.7%、23.2%、18.2%、17.1%、15.7%、11.8%。

 

    

  物价总体运行平稳,环比互有涨幅,物价涨幅季节性特征明显。2012年,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总体运行平稳,环比互有涨幅,其中1月、9月、10月、11月、12月等旅游旺季呈环比上涨,而3月、4月、7月、8月等旅游淡季物价呈环比回落态势。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见表1:  

      

 

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。东部海棠湾国家海岸开发进展顺利并取得新成效。2012年,海棠湾片区完成投资额99.97亿元,比上年增长31.7%,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.2%。截止2012年底,已有7家高星级酒店正式营业。西部崖城创新创意产业园建设和招商工作取得新进展。2012年,创新创意产业园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.77亿元。截至2012年底,已有中兴、联想、用友、中核能源等29家知名高科技产业企业与我市签署投资意向协议书,协议涉及投资总额达317亿元。

 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:一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未能完成预期目标。这虽然与国内外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,但也暴露出我市产业结构上的不足。二是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力的经济增长点。传统优势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新兴高增值产业的培育壮大,仍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。  

  二、改革开放  

  (一)体制改革  

  各项改革取得新成效。积极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。继续实施市属国有企业调整重组,新组建了海南航程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。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,扶持中小企业成长。离岛免税购物优惠政策放宽,提高免税限额、扩大免税商品种类,离岛免税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。继续坚持强化“扩权强镇”,按照责权一致原则,使人力、物力、财力逐步下沉,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。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,出台了《三亚市集体用地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》。积极深化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,推行财政预算听证。继续推行财政惠民补贴资金“一卡通”和公务卡制度。全面启动区镇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。

  (二)对外开放

  加强对外交流,城市影响力继续提升。充分利用第八届“珠洽会”等平台,积极组织招商活动。成功举办世界顶级航海赛事——2011-2012沃尔沃环球帆船赛、“中国体彩杯”2012年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、2012中国网球大奖赛、2012年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三亚女子公开赛等具有重大影响的赛事活动。

  对外贸易、实际利用外资实现平稳增长。2012年,全市对外贸易企业进出口总额10278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3.0%,其中,出口额5216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8.9%;进口额达5062万美元,比上年下降2.4%。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23578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4.8%。

  三、农林牧渔业  

 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。初步统计,全市农业总产值70.43亿元,比上年增长7.1%,其中,种植业43.78亿元,比上年增长6.1%;林业3.60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0%;牧业7.10亿元,比上年增长7.2%;渔业13.37亿元,比上年增长6.2%;农林牧渔服务业2.58亿元,比上年增长18.2%。主要农业产品保持稳定增长,其中,禽蛋产量比上年增长22.2%;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10.1%;水果产量比上年增长9.8%;肉类产量比上年增长8.4%,成为支撑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的主要力量。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2:

 

  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。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,打造农产品品牌。加快保鲜储藏冻库建设,完成天锋热带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瓜果菜1000吨预冷库、鹅仔哈密瓜农民专业合作社瓜果菜50吨田头预冷库、南果3000吨田头冷库的配套设施建设。打造农产品品牌,完成农产品三亚“芒果”地理商标、“金盘岭”有机米、三亚“南山寿米”商标注册。三亚崖城莲雾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的“南鹿”牛奶莲雾商标获得海南省著名商标。开发农业资源,发展休闲农业。全市共有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,省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。初步统计,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 6630公顷 (不含农垦,下同),比上年增长3.2%。农业机械总动力33.0万千瓦,比上年增长21.2%,其中排灌机械动力3.0万千瓦,与上年持平。大中型拖拉机1530台,比上年增长3.3%;小型拖拉机2947台,比上年增长6.6%;农用载重汽车138辆,比上年下降84.6%。农村用电量7872万千瓦时,比上年增长57.5%。化肥施用量(折纯)1.8万吨,比上年增长3.2%。  

  四、工业和建筑业  

 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。全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8.03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2%,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5.53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8%。按轻重工业分,重工业50.60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0%;轻工业产值7.43亿元,比上年增长3.3%。经济效益指标有升有降。2012年列入统计监测的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.94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2%;实现利润总额1.69亿元,比上年下降25.6%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,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见表3

 

  建筑业稳步前进。2012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1.18亿元,比上年增长6.9%。全年施工项目375个(不含农村私人,下同),比上年增加53个,其中,房地产施工项目153个,比上年增加37个。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39.66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29.4%;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6.18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20.0%。  

  五、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 

 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。在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、威斯汀度假酒、太阳湾高级度假区等基建项目,以及中铁子悦薹、红树林度假会展酒店、美丽之冠七星大酒店等旅游房地产项目的支撑下,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430.34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0%,其中,房地产开发投资238.45亿元,比上年增长33.3%。从投资构成看,建筑工程285.17亿元,比上年增长18.0%;安装工程38.69亿元,比上年下降27.1%;设备工器具购置6.12亿元,比上年下降17.9%;其他费用100.36亿元,比上年增长87.8%。从投资主体看,政府投资79.14亿元,比上年增长30.8%;民间投资351.20亿元,比上年增长19.0%。从投资结构来看,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.27亿元,同比下降17.7%;在建筑业的带动下,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.75亿元,同比增长91.2%;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04.32亿元,同比增长18.6%,占总投资的94.0%。从资金来源来看,2012年固定资产资金来源为649.63亿元,比上年增长15.1%;资金到位率为151.0%。本年资金来源512.95亿元,比上年增长24.4%,其中,国家预算内资金5.53亿元,同比下降21.0%;国内贷款135.56亿元,同比增长43.6%;自筹资金228.15亿元,同比增长27.5%。

 

    

 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。全市重点项目共有72个累计完成投资300.7亿元,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9.9%,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0%。其中,34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1.5亿元,同比增长25.2%,完成年度计划投资额的121%。  

  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高位运行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8.45亿元,比上年增长33.3%。其中,住宅投资完成183.19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9%,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6.8%。房屋施工面积899.52万平方米,其中新开工面积297.44万平方米;房屋竣工面积161.73万平方米。  

  六、国内贸易  

 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。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.80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8%。从城乡看,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1.81亿元,比上年增长23.4%;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2.99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7%。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84.07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5%,其中批发业92.61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8%;零售业91.46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5%。从列入统计监测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看,生活消费保持强劲增长势头。在免税店翘尾因素以及11月提高免税限额影响下,化妆品类比上年增长76.8%,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103.6%,金银珠宝类比上年增长59.5%;服装鞋帽纺织品类比上年增长29.0%,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8.9%。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总额87.38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7%,其中住宿业72.48亿元,比上年增长8.9%;餐饮业14.90亿元,比上年增长20.6%。限额以上住宿企业中,五星级酒店营业额比上年增长3.2%,四星级酒店营业额比上年增长1.5%,三星级酒店营业额比上年增长3.8%。

 

    

  七、旅游业  

  旅游业平稳增长。全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达1102.22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8.0%,其中,接待国内游客1054.08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8.9%;接待海外旅游者48.14万人次,比上年下降9.0%。全年旅游总收入192.22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0%,其中,国内旅游收入175.46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8%;境外旅游收入26565万美元,比上年下降15.0%。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58.74%,比上年下降5.77个百分点。新建高星级酒店不断增加,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不断提升。全市列入统计的旅游宾馆(酒店) 235家,其中,五星级(含待评)宾馆46家,四星级(含待评)宾馆40家,三星级宾馆26家。拥有客房42784间,比上年增长14.2%。拥有床位72564张,比上年增长11.0%。全市共有 5A 景区2处, 4A 景区5处。  

      

 

  八、交通运输业  

  交通运输快速增长。全市旅客运输量5119万人,比上年增长19.6%;货物运输量3619万吨,比上年增长50.4%。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1134万人次,增长9.5%,其中进港570万人,增长9.7%。凤凰机场飞行79428班次,同比增长8.7%。民用航空线路142条,比上年增加10条,其中,国内航线116条,比上年增加18条;国际航线24条,比上年减少6条;区域航线2条,比上年减少2条。

 

  九、金融业  

  银行信贷较快增长。2012年末,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实际存款余额676.41亿元,比年初增长13.9%,其中,单位存款358.15亿元,比年初增长8.9%;储蓄存款292.52亿元,比年初增长18.5%。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实际贷款余额305.11亿元,比年初增长14.5%,其中短期贷款13.85亿元,比年初增长12.0%;中长期贷款290.73亿元,比年初增长14.7%。  

  保险业规模有所扩大。截止2012年底,全市共有保险机构19家,比上年增加2家。列入统计的17家保险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62936万元,其中,财产险收入30639万元,比上年增长23.0%;寿险收入32297万元。  

  十、社会事业  

 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。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(不含幼儿园)186所;在校学生15.36万人。其中,普通高等学校5所,在校学生43565人;中等职业学校3所,在校学生8223人;普通中学43所,在校学生40187人;小学135所,在校学生61633人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74.8%;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6.24%,比上年提高2.28个百分点;中考综合评价指数为378.8分,比上年提高6.5分。

 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。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。市图书馆装修和改建工程大部分已完工,报刊阅览室已于10月底向市民开放。“市群众艺术馆”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。截至2012年底,全市共“24小时自助图书馆”  19个,其中,2012年新建12个。全市建成107个建制村农家书屋,112个自然村农家书屋。电视、广播等信息化设施建设加快,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7.3%。  

  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。全市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100%;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面达到100%;计划免疫“八苗”接种率99.8%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1.19‰,比上年提高2.88个千分点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中医科设置率92.86%;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口腔科设置率57.14%。  

 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果。2012年,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437人次,同比增长80.7%,获得奖牌206枚,比2011多92枚。其中,金牌147枚,银牌32枚,铜牌27枚。  

  十一、人口生产和人民生活  

  户籍人口总量有所下降。201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7.25万人,比上年末减少0.89万人。按性别分,男性29.23万人,女性28.02万人。按年龄分,18岁以下13.83万人,占24.1%;18岁-35岁18.94万人,占33.1%;35岁-60岁19.11万人,占33.4%;60岁以上5.37万人,占9.4%。按民族分,汉族32.94万人,占57.5%;黎族22.59万人,占39.5%;回族0.90万人,占1.6%;苗族0.39万人,占0.7%;其他民族0.43万人,占0.7%。全市常住人口72.2万人,比上年增加1.65万人。城镇化率为68.32%,比上年提高1.09个百分点。  

 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25311元,增长12.6%。其中,人均可支配收入23295元,增长13.8%。人均家庭总收入中,工资性收入15375元,增长11.9%;经营净收入3127元,增长20.5%,财产性收入841元,增长24.7%,转移性收入5968元,增长9.4%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975元,增长8.0%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.8%,比2011年提高2.0个百分点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25.6平方米 。农民人均纯收入8825元,增长16.4%。其中,工资性收入1747元,增长23.6%;家庭经营纯收入5500元,增长8.9%;财产性纯收入432元,增长18.4%,;转移性收入1146元,增长52.2%。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.2%,比2011年下降0.1个百分点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30.3平方米 ,比2011年增加 0.8平方米

 

 

    

    

  十二、就业和社会保障  

 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3876人,比上年下降2.0%;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341人,比上年下降5.0%。失业人员再就业4357人,比上年增长1.0%;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66人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.91%,比上年下降0.06个百分点。  

  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。2012年,全市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281套,开工面积24.28万平方米,其中:经济适用房1391套,公共租赁住房1400套,棚户区改造490套。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451套,比上年增加800套,竣工面积24.98万平方米,其中,限价商品房200套;经济适用房2000套,棚户区改造251套。  

 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。全市参加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60857人,覆盖率为99.61%,比上年提高0.11个百分点;参加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19496人,覆盖率为99.73%,比上年提高0.01个百分点;参加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人数为168278人,覆盖率为99.18%,比上年提高0.03个百分点。实行城乡统一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,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22590人,基本实现全覆盖。2012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口18380人;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实际发放数为6319万元。全年发放城乡居民物价补贴人均达到600元。

  十三、节能减排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

 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。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,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、减排单位和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。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,继续在亚龙湾部分酒店实施集中供冷,荔枝沟水质净化厂建成投入运行,三亚湾新城污水处理厂、镇村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加快推进。全市现有垃圾处理设施8个;城镇现有污水处理厂7个。2012年,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4.2%,比上年提高2.5个百分点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渗滤液达标处理率保持100%。鼓励和推广新能源应用,南山电厂500KW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投入运行,夏日百货商场300KW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已完成,全市新增太阳能热水系统民用建筑应用面积210万平方米。通过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验收。

 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,环境保护成绩斐然。大力实施“绿化宝岛”工程,全年完成造林 140公顷 ,其中人工造林 83公顷 ,更新造林 57公顷 ,森林覆盖率68%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.31%,绿地率达到41.61%,人均公共绿地达到 18.97平方米 。全市环境监测站1个,自然保护区8个,其中国家级1个,省级1个。自然保护区面积 12619公顷 ,其中陆域 7051公顷 ,海域 5568公顷  

 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。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56人,比上年减少2人,其中,工伤事故死亡人数6人,与2011年持平;火灾事故连续四年无死亡人数;交通事故死亡人数50人,比上年减少1人。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08起,比上年增加70起,其中,工伤事故24起,比上年增加13起;火灾事故138起,比上年增加28起;交通道路发生事故146起,比上年增加29起。  

  十四、城乡建设  

  城乡规划建设稳步推进。全年完成17项控规、9个专项规划、各镇总规和镇区控规的编制任务,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法定控规全覆盖,村庄建设规划覆盖率达到60%。凤凰机场三期扩建、西环铁路三亚段等项目稳步推进,绕城高速荔枝沟出口路实现功能性通车,新风桥重建、春光路改造(丰兴隆段)、榆亚路改造已完成,对城区部分交叉路口和其它道路进行了优化改造。城乡电网建设和天然气管道等项目进展顺利,水居巷、榕根村等城中村改造稳步实施。截至2012年底,全市已建成文明生态村665个(以村民小组为单位),占全市村民小组总数(890个)的74.4%。

  城镇承载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。天然气供气总量3754. 5万立方米 ;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9962吨;年末实有城市建成区道路面积387万平方米。城市公共交通明显改善。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566辆;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0188万人次。年末实有出租车1234辆。  

      

  注:  

  1、本报告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,最终核实数以《三亚统计年鉴—2013》刊发数据为准。  

  2、报告中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、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版权所有@三亚市统计局   中文域名:三亚市统计局.政务

主办:三亚市统计局   开发维护:三亚市党政综合网络信息中心

ICP备案编号:琼ICP备14000806号-1    政府网站标识码:4602000026   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402000047号